2020年以來,深圳累計發放各類培訓補貼資金約44.5億元,443.1萬人次享受到政府補貼性培訓,有力提升了勞動者素質,有力緩解了“就業難、技工荒”就業結構性矛盾。由于成效顯著,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牽頭的“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”,被評為2022年度深圳市優秀改革案例。
2022年,深圳市人社局印發《深圳市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工作方案》,從技能提升激勵、載體平臺建設、暢通成長通道等方面推動建設技能型社會,培養造就一支技藝精湛、素質優良的技能人才隊伍,打造灣區技能人才培養高地。
健全“多樣化”培訓補貼政策
深圳深入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,大規模組織實施政府補貼性培訓,建立“從無業到有業、從學徒到工匠、從線上到線下”的技能提升激勵機制。大規模組織實施補貼性培訓,拓寬政策幫扶維度,面向就業重點群體、在崗職工、技術技能骨干等不同層次勞動者實施精準培訓補貼政策。同時拓展職業技能培訓補貼覆蓋范圍,取消戶籍、社保限制,把市外戶籍人員、港澳臺人員、外籍人員,以及家政行業、平臺(電商)等新業態企業的靈活就業人員納入其中,全面提升勞動者技能儲備和就業創業能力。結合我市重點產業用工緊缺情況,將相應工種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補貼上浮30%。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開展人工智能、鴻蒙系統應用技術、互聯網營銷等12大類的公益性培訓項目。
完善“社會化”培訓實施體系
與此同時,圍繞“產教融合”的新時代職業培訓命題,構建以企業為主體、以院校和培訓機構為基礎、以公共實訓基地為引領、以線上培訓平臺為依托的培訓實施體系,營造“共建、共治、共享”的技能生態圈。支持富士康、比亞迪、華大基因等企業建立技能人才培養載體,全市累計獲評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2家,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4家,建成市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等載體442家,廣泛開展傳技帶徒、技術攻關、課程研發、技術推廣等活動。發揮職業院校的示范作用,公辦院校承擔社會職業技能培訓的收入在扣除成本后,可按不超過60%的比例提取補充單位績效工資并單列管理,推進職業培訓和全日制教育資源共建共享,聯合企業開展“企業新型學徒”等培訓,實現優勢教學資源最大化利用。
發揮培訓機構的基礎作用,鼓勵社會力量舉辦職業培訓,在承接政府補貼培訓項目方面,民辦與公辦機構享受同等待遇,全市培訓機構年均培訓約24萬人次。發揮公共實訓基地的引領作用,強化新職業、新技術、新工藝實訓項目開發與推廣,年均為3萬多名高技能人才提供各類公益服務。發揮線上培訓平臺的關鍵作用,公開遴選25家功能齊全、資源豐富、認可度高的線上培訓平臺,提供種類豐富、內容優質的數字化培訓課程,促進職業技能培訓數字化轉型。
建設“智能化”服務監管平臺
記者注意到,深圳在全國首創培訓“互聯網+”實時監管平臺,采用實名認證、AI人臉識別打卡等方式,借力科技“探頭”實現訓前、訓中、訓后的全流程動態監督,大幅提升培訓實效及監管效能。推動職業培訓補貼申報系統與商事登記、居住登記、教育部學信網等12個業務系統實現互聯互通,全部業務實現全流程網辦。
同時深圳推進“技能銀行”建設,依托深圳市人力資源生態服務平臺建設,設立技能提升與評價專區,制定技能學分認證、積累、轉換標準,強化培訓、評價與就業的聯動性,充分體現個人參與技能提升后政策賦能效果。
深化“市場化”技能評價改革
深圳推動技能評價制度改革走在前列,共備案華為、騰訊等145家市場評價主體,在全國率先實現華為ICT企業認證與職業技能等級認定“一試雙證”,對加快建設高新科技領域技術技能復合型人才隊伍、逐步實現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證書國際化起到示范帶動作用。
探索建立境外證書“白名單”制度。探索境外評價標準領先、行業認可度高的職業技能證書直接采認,列入“白名單”中證書并在前海企業從業的港澳等境外人員,直接認定為我市相關職業領域的高技能人才,享受相關政策,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,推動港澳青年來粵就業創業渠道更加暢通。
健全以職業技能標準為核心,以世賽為引領、以國賽為目標、以省賽為重點、以市區競賽為基礎的“一核四級”職業技能競賽體系,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中3D數字游戲藝術、云計算項目斬獲2枚金牌,成功承辦首屆全國工業設計職業技能大賽,年均舉辦60余項市區兩級技能競賽,吸引10萬勞動者參與技能比武。
構建“差異化”激勵保障機制
深圳進一步強化技能的經濟價值和技能勞動者的社會地位,進一步擴展技能人才施展才能的舞臺,在全社會形成尊重勞動、崇尚技能的風氣,引導更多青年走技能成才、技能報國之路。
在培訓補貼、入戶積分、保障住房等公共政策中,建立按照技能等級高低分配公共資源的正向激勵機制,鼓勵每個勞動者持續提升技能水平。每年評選10名技藝精湛、貢獻突出的“鵬城工匠”,每人獎勵50萬元,樹立“多勞者多得、技高者多得”的職業導向。圍繞“高、精、尖、缺”青年技能人才技能提升需求,實施“技能菁英”工程,每兩年遴選100名優秀技能青年,資助每人20萬元用于赴國內外發達地區研修深造。落實中華技能大獎、全國技術能手等技能領軍人才的獎勵補貼、住房醫療、子女教育等優惠待遇,弘揚“勞動光榮,技能寶貴”的時代風尚。
此外,深圳在全國率先設立“工匠活動周”,市、區聯動開展全城亮燈、技能大師論壇等40余場線下、線上系列活動,彰顯對技能人才的尊重和禮遇。來源: 深圳特區報